就在中美经贸协议墨迹未干之际,美国"希金斯"号驱逐舰就迫不及待地闯入中国黄岩岛领海。这波操作简直让人瞠目结舌——前脚刚签完经贸协议,后脚就派军舰来挑衅,美国火速变脸的背后原因,究竟是什么?
(美国“希金斯”号驱逐舰,非法进入中国黄岩岛领海)
1、美军强闯黄岩岛,南部战区点名警告
南部战区8月13日的通报显示,我军反应相当迅速,立即组织兵力对美舰进行跟踪监视、警告驱离。要知道,这艘"希金斯"号可不是什么善茬,作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第二批次,满载排水量9000吨,装备96单元垂直发射系统,堪称美军在亚太地区的"移动军火库"。
最讽刺的是,就在事发前一天,中国商务部刚刚宣布对部分美企解除稀土出口限制。稀土是什么?那可是现代军工的"维生素"!美国F-35战机、精确制导武器都离不开中国稀土。我们刚展现出合作诚意,美国转头就给我们来这么一出,这不是典型的"吃饭砸锅"吗?
更值得玩味的是时间点的选择。8月13日这个日子可不简单,正值中美经贸协议签署后的"蜜月期"。美国选择在这个敏感时刻挑衅,显然是在测试中国的底线。
(中美刚签署经贸协议不久,美军举动或伤害双边关系)
但这种测试极其危险,稍有不慎就可能擦枪走火。要知道在2018年赤瓜礁事件中,中美军舰最近距离仅数十米,差点上演现实版"碰碰船"。
2、特朗普的挑衅剧本,未完待续...
翻开特朗普时期的南海档案,简直就是一部"美舰碰瓷大全"。数据显示,在其第一任期内,美军舰就曾5次非法闯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范围,足迹遍布美济礁、中建岛、黄岩岛等地。
其中最惊险的当属2018年迪凯特号事件,中国海军兰州舰一个漂亮的"海上漂移",在数十米距离内横切美舰航线,差点上演现实版《速度与激情》。
(特朗普2个任期内,发生多次侵犯南海事件)
如今历史正在重演,但局势可能更加危险。特朗普赢得第二任期,南海注定成为其对华施压的主战场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次挑衅选择在黄岩岛绝非偶然——这里距离菲律宾苏比克湾仅130海里,是美菲军事合作的"前沿哨所"。
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最近先是对印媒放话"台湾有事就是菲律宾有事",转头又对外媒改口称只是"宣传需要",美国需要的是听话的"提线木偶",而马科斯政府显然在试探"既要美国安保,又要中国投资"的钢丝能走多远。
3、南海亮剑!解放军用实弹演习回应挑衅
当美国"希金斯"号还在黄岩岛附近游荡时,中国海事局已经发布了一则火药味十足的航行警告——8月13日至15日,南海部分海域将进行连续三天的军事训练。这可不是普通的"海上军训",而是随时可以转入实战状态的战斗演练,这就是在给美国人"上眼药"。
(不惜一战,解放军在南海亮明立场)
中国这次的反制手段可谓教科书级别:既保持了战略克制,又展现了强硬姿态。想想看,在美舰挑衅的同一海域搞实弹演习,这相当于在对手脸上划下一条"红线"。更妙的是,这种"以训备战"的模式,既符合国际法,又能让部队保持临战状态。如果有哪个不长眼的敢越界,演习随时可以变成实战。
回看2016年南海仲裁案时的"百舰对峙",再到如今的三天军演,解放军的反制策略明显升级。不再只是外交抗议,而是用实实在在的军事存在说话。
这种变化背后,是国产航母、055大驱等"大国重器"给的底气。特别是南海岛礁上的导弹阵地和机场,已经让这片海域成了中国的"主场"。